冬日夜長,兩周前的傍晚,長寧新涇派出所接轄區警情,雙流路一小區市民周阿姨家中發生竊案,損失現金數千元。民警調查發現,小偷是破壞門鎖進入室內進行盜竊的。通過調閱監控,民警最終在案發次日順利擒獲小偷。無獨有偶,普陀東新路一商務樓內,一名來滬男子破拆門禁系統進入企業辦公區,意圖盜竊財物,所幸周邊巡邏民警第一時間發現并當場控制住男子。臨近歲末年初,盜竊侵財類案件又進入高發季,在警方持續打擊之余,如何提升防盜技巧,今天,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走訪安全專家董泉,他將從門鎖外表常見細節出發,向市民支招如何鑒別智能門鎖好壞。
看鎖舌:單向鎖舌防盜性有限
董泉向記者介紹,單向鎖舌在面對卡片等韌性物體時,防盜性能有限。在演示中,記者看到加裝反向鎖舌的門鎖,鎖舌無法從單側壓下,只有當鎖體開啟時,方能從內部開啟兩個方向的鎖舌。
事實上,周阿姨家中所用的防盜門鎖體,正是采取了單側鎖舌設計,小偷通過破壞單側鎖舌,成功入室。相較單向鎖舌,反向鎖舌的設計,則從設計上避免了韌物開鎖的可能。市民在選購防盜門鎖時,從鎖舌朝向即可輕松辨別兩種設計的不同之處,此外,還可通過按壓來確定鎖舌朝向,十分便捷。
查電線:電極防范外力開啟
除了鎖舌外,防盜門鎖是否加裝電極也是區分安全性高低的重要指標。一般而言,無電極門鎖可通過外力跳過鎖體,強制轉動鎖芯,實現開鎖。而鎖體內如加裝電極,鎖芯除非開啟否則始終處于咬死狀態,此外,電極還可連接至家中報警設備,小偷如要強制開鎖,必須切斷電極,報警設備可借此發生警報。市民在查看門鎖時,只需留意鎖體有留出外接電線,即可輕松判斷鎖芯有無加裝電極。
在東新路的入室盜竊中,小偷正是采取暴力破拆電極的方式進入屋內,殊不知在他破拆鎖體電極時,已觸發報警系統。普陀警方收到報警信息,神兵天降當場抓獲小偷。
手機開鎖并不安全
而在談及如今市面上冠之以安全、高效的手機識別、智能開鎖功能時,董泉則持十分謹慎的態度,他向記者表示,這種手機開鎖、智能軟件開鎖實質是一種噱頭,安全性有限,“舉個例子,假如市民的手機掉了,或者對方竊取了數據庫信息,這些所謂安全高效的賣點就成了充滿安全隱患的漏洞,更成為個人信息泄露的渠道。”
事實上,目前市面上流通的高檔智能門鎖中,只有電子密碼、指紋識別、虹膜識別和指靜脈識別技術四大類門鎖的安全性最為可靠。其中,指紋識別鎖、虹膜識別鎖和指靜脈識別鎖均采用生物識別技術,識別精準度高。而指靜脈識別鎖作為其中較新的識別技術,通過紅外線LED照射透視,記錄下靜脈內血紅蛋白反應,對比數字化圖像進行識別解鎖,精度最高。
在演示中,董泉分別選取一款指紋識別與指靜脈識別的產品,記者注意到,正常情況下,兩種鎖體均可識別生物體征并開鎖,但面對潮濕環境,指紋識別的精度遠低于指靜脈識別。